國內空調行業持續低迷的形勢有所緩解。國家信息中心日前發布最新空調市場數據顯示,2016年(2015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空調線下市場銷售量與銷售額分別實現3125萬臺和10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4.36%和2.47%,較2015年冷年市場銷售額、銷售量雙降狀況有所好轉。
夏季高溫天氣,是拉動2016冷年空調行業發展主要促進因素。全國各地自今年6月開始出現高溫天氣,7月中旬后更是進入“燒烤”模式,多地出現了35-39℃的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氣溫曾達到40-41℃,直接帶動了全國空調市場的銷售。
數據顯示,今年6月、7月空調銷售分別實現了528萬臺和582萬臺,兩個月銷量之和占全年銷量近1/5。而2015年8月到2016年5月期間,空調銷售數據整體下滑,可以說,6月、7兩個月銷量的增長是導致2016冷年空調銷售實現增長的關鍵點。
2016年中,空調產業結構調整加速,以智能空調為主的中高端產品市場占比不斷提升。2016冷年,智能空調銷售量與銷售額均實現了增長,市場占比分別達到15.16%和17.02%。6000元以上中高端空調產品今年市場占比由2015冷年的10.46%提升到15.45%。
智能空調的快速普及,主要是得益于志高、美的等主流廠商的推動,志高自2012年以來便不斷調整空調結構,不斷提升智能空調產品占比,而美的在本月早些時候也明確指出從2017冷年起將逐步淘汰非智能產品。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副主任蔡瑩指出,智能空調已經成為繼變頻空調之后國內空調行業又一個新的增長點,開始從根本上改變家電傳統制造模式。
對于剛剛開盤的2017年空調業的走勢,業界普遍持樂觀態度。有從業者指出,在2016年開盤之際,行業便背負著4000多萬套高庫存,隨著主流空調品牌采取了穩健、合理的去庫存策略,加上高溫天氣的刺激,行業庫存得到了進一步消化,這有利于空調廠商接下來的發展。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截止到目前,空調行業庫存維持在合理的水平。
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營銷專家委員洪仕斌提醒,去年空調行業產能過剩、庫存高企給行業帶來的掣肘就意味著中國空調業的傳統壓貨模式已走到盡頭,空調企業需要積極調整模式,以更精準的消費需求定位按需調整生產,按需在不同的渠道進行差異化備貨。